央視近日曝光了一款暢銷嬰幼兒防蚊止癢用品“小蜜蜂紫草膏”含有毒性成分,過量使用可能帶來肝損傷。目前,上海市面上所售兒童驅蚊蟲、止叮癢的用品多達幾十種,是否如廣告宣傳的那樣安全無毒?
上海市兒童醫院醫生建議,嬰幼兒防蚊蟲,首推物理方式,如家里裝紗窗、紗門、蚊帳,其次才是使用防蚊液、驅蚊噴霧等化學方法。
驅蚊類多以農藥登記
昨日記者走訪了上海多家大型超市、商場和兒童用品商店,發現市面上兒童防驅蚊產品多達幾十種,如電蚊香片、電蚊香液、驅蚊液、防蚊貼、驅蚊膏、驅蚊器等。
在港匯廣場、匯金百貨、博士蛙等商場或專賣店內,兒童避蚊、驅蚊類產品多以“農藥”登記,止癢類產品多是“衛妝準字”的生產許可證。
在家樂福一家門店,有兩種蚊香和一種電熱蚊香片標明兒童專用,其中蚊香的包裝上印有“四氟甲醚菊酯含量0.03%”,電熱蚊香片包裝上注明“總有效成分含量13毫克/片,炔丙菊酯含量5.2毫克/片,氯氟醚菊酯含量7.8毫克/片”。
導購員介紹,這三種產品的特色是“無煙無香”,但價格略高。比如,一盒10圈裝的兒童蚊香售價4.9元,同類普通產品只需3.5元。
專家提醒按需求購買
這些兒童防蚊產品是否全部都像其宣傳的那樣安全無毒?
上述兒童防蚊蟲產品中,蚊香、電蚊香片(液)的驅蚊成分大多為菊酯類,而公開資料顯示,菊酯類成分屬于低毒性。
此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受采訪時也說明,防蚊蟲產品即便聲稱是純天然成分,也肯定具有毒性,否則無法具備效果。按照農藥檢定所規定,驅蚊效果達到4小時以上才以“農藥”登記,而驅蚊精油由薄荷、熏衣草、天竺葵等植物提煉,幾乎無毒性,但驅蚊效果弱。
在防蚊方法上,上海市兒童醫院皮膚科錢醫生說,嬰幼兒皮膚嬌嫩,防蚊更推薦物理方式,如家庭安裝紗門、紗窗、蚊帳,出門穿長衣長褲。如果物理方式效果不好,再使用化學驅蚊,如使用無味的液體蚊香。
在驅蚊產品的選擇上,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系教授宋偉民介紹,室內驅蚊,如用蚊香片,最好是無煙產品;在購買皮膚接觸類驅蚊品時,如只是為短期驅蚊,可使用精油類的產品,如長時段驅蚊,菊酯類效果更好,毒性微弱,基本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