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彭州市天彭鎮八一村7組時,44歲的“新媽媽”竹德秀正抱著剛出生31天的女兒王家妹在院子里曬太陽。
院子那頭,花花綠綠的尿布和嬰兒衣服晾了一繩子,丈夫王遠書正在手忙腳亂地收著尿布。
竹德秀說:“年齡大了,奶不夠吃,孩子主要吃奶粉,火氣大,尿多。”平時里沒怎么洗過衣服的王遠書,這個月的中心工作就是洗尿布和給老婆燉湯,近百元一罐的“多美滋”也一下子買了好幾罐。
這是竹德秀20年后再次懷孕當媽媽。挨著新年辦的“滿月酒”,比過年還熱鬧。
19歲兒子被埋震后余生“想再生一個”
2008年5月12日那天,王遠書夫婦19歲的兒子正在白鹿一家礦場開挖掘機,突發的地震引發山體滑坡,孩子瞬間被埋。
打那之后,夫妻倆的眼淚就沒有干過。
“19歲的兒子,怎么一下子就沒了呢?”平日里開朗活潑的竹德秀變得不愛說話了,時不時一個人呆坐在角落里;丈夫王遠書也沒心上班了,很快就申請病退在家休養。
2008年7月,震后余生的夫妻倆動了“想再生一個”的念頭。在村、鎮、縣計生部門的幫助下,妻子竹德秀取了節育環,先后十幾次免費到彭州市婦幼保健院、華西附二院等醫院檢查,終于在2009年4月成功懷孕。
44歲母親順產20年后盼來個小女兒
由于竹德秀是高齡產婦,每兩個月,王遠書都要帶著她去一趟華西附二院檢查,每個月更是要去一趟彭州市婦幼保健院做例行檢查。按照國家政策,這些檢查的花費都是免費的。
幸運的是,所有檢查一切正常。1月8日一早,彭州市婦幼保健院里,44歲的竹德秀產下一女,順產,6斤4兩。
產房外,同樣44歲的丈夫王遠書瞬間淚流滿面。20年后再次當上父親,王遠書用“悲喜交加”一詞來形容當時的感受。要不是同去的弟弟、弟媳扶住,他“激動得站都站不住”。
關于孩子的名字,夫妻倆幾分鐘就商量好了:“就叫王家妹吧,我們王家一直盼望的妹妹。”
前天,在天彭鎮八一村7組震后新修的家里,王遠書夫婦給王家妹辦“滿月酒”,前來道賀的親戚朋友來了十幾桌。王遠書說,今后20年,夫婦倆的中心工作就是好好撫養王家妹。
彭州震后至今降生9名“再孕寶寶”
據彭州市婦幼保健院介紹,王遠書夫婦的這個女嬰,是彭州市2010年出生的第一個“再孕寶寶”,也是彭州市第八個“再孕寶寶”。而就在幾天前的2010年2月1日,彭州市隆豐鎮一婦女也產下一名“再孕寶寶”。
“5·12”大地震后,彭州30多個家庭符合再生育條件。經統計,有27個家庭有再生育意愿。震后至今,這些人中已有18人陸續懷孕,現已相繼產下9名“再孕寶寶”,還有5名正在懷孕。
院子那頭,花花綠綠的尿布和嬰兒衣服晾了一繩子,丈夫王遠書正在手忙腳亂地收著尿布。
竹德秀說:“年齡大了,奶不夠吃,孩子主要吃奶粉,火氣大,尿多。”平時里沒怎么洗過衣服的王遠書,這個月的中心工作就是洗尿布和給老婆燉湯,近百元一罐的“多美滋”也一下子買了好幾罐。
這是竹德秀20年后再次懷孕當媽媽。挨著新年辦的“滿月酒”,比過年還熱鬧。
19歲兒子被埋震后余生“想再生一個”
2008年5月12日那天,王遠書夫婦19歲的兒子正在白鹿一家礦場開挖掘機,突發的地震引發山體滑坡,孩子瞬間被埋。
打那之后,夫妻倆的眼淚就沒有干過。
“19歲的兒子,怎么一下子就沒了呢?”平日里開朗活潑的竹德秀變得不愛說話了,時不時一個人呆坐在角落里;丈夫王遠書也沒心上班了,很快就申請病退在家休養。
2008年7月,震后余生的夫妻倆動了“想再生一個”的念頭。在村、鎮、縣計生部門的幫助下,妻子竹德秀取了節育環,先后十幾次免費到彭州市婦幼保健院、華西附二院等醫院檢查,終于在2009年4月成功懷孕。
44歲母親順產20年后盼來個小女兒
由于竹德秀是高齡產婦,每兩個月,王遠書都要帶著她去一趟華西附二院檢查,每個月更是要去一趟彭州市婦幼保健院做例行檢查。按照國家政策,這些檢查的花費都是免費的。
幸運的是,所有檢查一切正常。1月8日一早,彭州市婦幼保健院里,44歲的竹德秀產下一女,順產,6斤4兩。
產房外,同樣44歲的丈夫王遠書瞬間淚流滿面。20年后再次當上父親,王遠書用“悲喜交加”一詞來形容當時的感受。要不是同去的弟弟、弟媳扶住,他“激動得站都站不住”。
關于孩子的名字,夫妻倆幾分鐘就商量好了:“就叫王家妹吧,我們王家一直盼望的妹妹。”
前天,在天彭鎮八一村7組震后新修的家里,王遠書夫婦給王家妹辦“滿月酒”,前來道賀的親戚朋友來了十幾桌。王遠書說,今后20年,夫婦倆的中心工作就是好好撫養王家妹。
彭州震后至今降生9名“再孕寶寶”
據彭州市婦幼保健院介紹,王遠書夫婦的這個女嬰,是彭州市2010年出生的第一個“再孕寶寶”,也是彭州市第八個“再孕寶寶”。而就在幾天前的2010年2月1日,彭州市隆豐鎮一婦女也產下一名“再孕寶寶”。
“5·12”大地震后,彭州30多個家庭符合再生育條件。經統計,有27個家庭有再生育意愿。震后至今,這些人中已有18人陸續懷孕,現已相繼產下9名“再孕寶寶”,還有5名正在懷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