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事件后,洋奶粉在中國中高端嬰幼兒奶粉市場所占份額迅速從不足三成擴大到六成以上,并基本掌握了奶粉價格的話語權。昨天,廣東省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公布了廣州奶粉市場價格調查報告。針對目前市場奶粉價格變動的情況,該中心建議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該加強對奶粉價格的監測,將嬰幼兒奶粉和液態奶納入常規價格監測目錄。
為了解今年以來奶粉價格的變動情況、原因和趨勢,6月7日~9日,省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到廣州部分超市、乳品生產企業,對奶粉價格進行了實地調查。調查人員選取25種品牌的奶粉作為調查樣品,著重調查今年以來的零售價格變動情況。
燕塘風行公司申請學生奶漲價被駁回
來自華潤萬家五羊新城店的調查數據結果顯示,在洋品牌奶粉方面,美贊臣和雅培各有4個調查樣品在今年以來有過1次提價;惠氏和多美滋等2個洋品牌奶粉今年以來則沒有提價。而在國產品牌奶粉方面,雅仕利有3個調查樣品今年以來有過1次提價;而伊利、圣元等2個國產品牌今年以來則沒有提價。
此外,中外合資的施恩(廣州)嬰幼兒奶粉公司旗下全線產品將于近期提價5%左右。
而液態奶價格方面,廣州燕塘、風行等2家企業分別在今年的1、2月份,對部分產品價格進行了提價,總體提價幅度4%~5%左右,他們這2家公司均表示今年后期沒有再次提價的計劃。至于這兩家公司反映的學生奶虧損,要求市物價局給予批準提價的問題,廣州市物價局已經批復暫不同意提價,學生奶虧損由市財政給予補貼。(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