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天剛蒙蒙亮,臨汾市體育北街席家胡同內,一間只有十幾平方米的出租房里,37歲的張杰輕輕從沙發上爬起來,悄悄走出屋子。這個簡陋的出租房是張杰的哥哥、嫂子的住所,也是臨汾城里唯一能收留張杰的地方。哥嫂一會兒也得外出打工,張杰盡量放輕動作,讓他們多睡會兒。
為給患白血病的兒子籌集救命錢,從北京回到臨汾的9天來,張杰每天早早出門,奔走于臨汾大街小巷的各個機關、單位、企業、商鋪,向所有可能給予自己幫助的任何一個人求助。
一個雪上加霜的多難家庭
張杰出生在臨汾市古縣古陽鎮的一個普通家庭,原來工作的公司破產倒閉后,他一直在臨汾打零工維持生活。2005年,大兒子張博文出生,兩年后又有了小兒子,一家人生活雖不算寬裕,但日子也是和和美美。
2007年,張杰的父親被檢查出患有肝內膽管結石、肝硬化晚期。為給父親治病,全家賣掉了老家的房屋,借遍了所有能借到錢的親戚朋友,6年時間花了80多萬元。
2013年8月,張杰的大兒子張博文在上課時碰傷了腳,他將孩子接回家后,才發現孩子的手、胳膊都有紅腫、脹痛的癥狀,到醫院檢查,說是軟組織挫傷,開了藥回家休養。但經過幾天的治療,癥狀絲毫沒有減退,反而越來越嚴重。張杰和妻子急忙將博文再次送往醫院,但反反復復折騰了一個多禮拜,始終無法確診。轉院到山西省兒童醫院,經系統檢查,小博文患的是白血病。接受大夫的建議,張杰匆忙中沒敢多想,直接帶著孩子前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去看病。
2014年1月20日,就在博文確診白血病4個月后,張杰的父親離世。一個又一個打擊,讓張杰和家人絲毫沒有喘息的機會。
男扮女裝上街就為吸引眼球
今年2月4日,正是寒冬臘月的天氣,臨汾街頭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人:頭戴假發,臉上抹著腮紅,身穿一件薄薄的大紅色女士長T恤,穿著一條綠裙子,手里捧著一塊紙牌子,上寫“求拍照、求關注、求轉發、求求好心人,救救我的孩子吧!”身上背著一塊大牌子,上面是一篇“攜愛行走”的文章——這個人就是張杰。
為了能給孩子籌到足夠的救命錢,37歲的大男人張杰選擇了這樣一種怪異甚至有些自虐的行為,來吸引路人的眼球。
回憶起這些,張杰眼里噙滿了淚水。他說,2013年孩子轉到北京的醫院后,院方建議先做化療,畢竟骨髓移植是一筆巨額的費用。其間,張杰和家人跑遍了老家古縣的所有機關單位廠礦企業,甚至不惜給人下跪乞求,最后在古縣縣團委的倡議下,總共籌集了13萬元的化療費用。博文化療一年半,花掉將近60萬元,慶幸的是,張杰一家人和博文都挺過來了,博文的病情逐漸好轉,全家人終于看到了希望。2014年12月初,博文的身體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病情得到了控制。聽大夫說博文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回家養病時,全家人都高興極了。張杰說:“那段時間,我感覺渾身是勁兒,干什么都特別興奮,一想到兒子能回家養病,過年能全家人團圓,就感覺自己之前所受的一切辛苦和委屈都是值得的!”
然而,命運再次跟張杰開了一個玩笑。當年12月中旬,博文做例行治療時,病情出現反復,體檢結果出來,大夫告知張杰IGH基因顯示為陽性,這意味著博文的化療失敗了。張杰的妻子呂秀青當場癱坐在地失聲痛哭,張杰站在醫院里欲哭無淚。大夫告訴張杰,如果想要挽救孩子,必須進行骨髓移植。
懂事的博文知道了這一消息,并沒有驚慌、哭鬧,還異常鎮定地拉著張杰的手說,“爸爸,咱別治了,這病咱看不起,我知道你們已經盡力了,我不怪你們,咱們回家吧!”聽到兒子的話,張杰忍了好久的眼淚,最終沒能控制住,在病房里抱著妻子和孩子嚎啕大哭。也正是在這一刻,張杰更堅定了一個信念,“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讓我干什么都行!”
一場愛心與病魔的博弈
很快,張杰夫妻倆的骨髓化驗結果出來了,令人欣慰的是,兩人的骨髓均與博文配型成功。全家人在挽救博文的路上又前進了一步,如今最大的難題就是治療費用。雖然張杰在北京找了很多慈善機構,醫院想盡辦法減免費用,還幫他們申請了各種治療補助,但距手術費依舊差一大截。無奈,張杰只能再次返回臨汾。路上,他就想好了男扮女裝吸引人注意,沿街乞討籌醫療費的辦法。
今年2月4日,張杰穿上了紅衣綠裙,背上介紹博文病情的木板,先在臨汾市平陽廣場進行募捐。他一出現,就引來了人們的關注,張杰和博文的消息隨即在網上瘋傳,當地多家媒體到場采訪。曾幫助過他的臨汾團市委也作出反應,為他提供幫助,眾多愛心人士紛紛趕往現場捐款,民間慈善團體也紛紛捐款,更有許多團體的志愿者自發聚集到平陽廣場,幫助張杰籌款。
2月5日,臨汾平水書畫社組織一批書法家,聚到平陽廣場現場寫春聯、送春聯,聲援張杰籌款。還有許多企業家,不僅送來了捐款,還帶來了各自的產品,比如手串、古錢幣等,作為禮品回贈捐助者……一筆筆愛心錢送到了張杰手中,有更多的人直接通過銀行將錢轉至張杰賬號,短短兩三天,他募得善款14萬多元。
博文的舅舅呂作正給張杰打來電話:“我這兒有20萬,你先拿去給孩子做手術!”張杰聽了心里咯噔一下:大舅哥幾個月前查出身患尿毒癥,最近是靠透析維持,這20萬也是他東拼西湊借來的救命錢呀。3月10日中午,記者在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見到了呂作正。他憨厚一笑:“家有三件事,先緊急的來,孩子的病重,先救他!”
臨近春節,張杰拿著籌來的35萬元趕回北京,博文成功地進行了骨髓移植手術。手術后,后續治療費用問題又擺在眼前,張杰回臨汾想辦法,妻子留在北京照顧兒子。
采訪結束時,張杰告訴記者:“手術是成功了,但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還有我大舅哥的病,也需要一大筆錢,我準備等身體條件允許了去做檢查,如果條件符合,我會把腎捐給他,所需要的費用我也會想辦法籌,他們都是我的家人,我愿意為他們去做任何事情。”
為給患白血病的兒子籌集救命錢,從北京回到臨汾的9天來,張杰每天早早出門,奔走于臨汾大街小巷的各個機關、單位、企業、商鋪,向所有可能給予自己幫助的任何一個人求助。
一個雪上加霜的多難家庭
張杰出生在臨汾市古縣古陽鎮的一個普通家庭,原來工作的公司破產倒閉后,他一直在臨汾打零工維持生活。2005年,大兒子張博文出生,兩年后又有了小兒子,一家人生活雖不算寬裕,但日子也是和和美美。
2007年,張杰的父親被檢查出患有肝內膽管結石、肝硬化晚期。為給父親治病,全家賣掉了老家的房屋,借遍了所有能借到錢的親戚朋友,6年時間花了80多萬元。
2013年8月,張杰的大兒子張博文在上課時碰傷了腳,他將孩子接回家后,才發現孩子的手、胳膊都有紅腫、脹痛的癥狀,到醫院檢查,說是軟組織挫傷,開了藥回家休養。但經過幾天的治療,癥狀絲毫沒有減退,反而越來越嚴重。張杰和妻子急忙將博文再次送往醫院,但反反復復折騰了一個多禮拜,始終無法確診。轉院到山西省兒童醫院,經系統檢查,小博文患的是白血病。接受大夫的建議,張杰匆忙中沒敢多想,直接帶著孩子前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去看病。
2014年1月20日,就在博文確診白血病4個月后,張杰的父親離世。一個又一個打擊,讓張杰和家人絲毫沒有喘息的機會。
男扮女裝上街就為吸引眼球
今年2月4日,正是寒冬臘月的天氣,臨汾街頭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個奇怪的人:頭戴假發,臉上抹著腮紅,身穿一件薄薄的大紅色女士長T恤,穿著一條綠裙子,手里捧著一塊紙牌子,上寫“求拍照、求關注、求轉發、求求好心人,救救我的孩子吧!”身上背著一塊大牌子,上面是一篇“攜愛行走”的文章——這個人就是張杰。
為了能給孩子籌到足夠的救命錢,37歲的大男人張杰選擇了這樣一種怪異甚至有些自虐的行為,來吸引路人的眼球。
回憶起這些,張杰眼里噙滿了淚水。他說,2013年孩子轉到北京的醫院后,院方建議先做化療,畢竟骨髓移植是一筆巨額的費用。其間,張杰和家人跑遍了老家古縣的所有機關單位廠礦企業,甚至不惜給人下跪乞求,最后在古縣縣團委的倡議下,總共籌集了13萬元的化療費用。博文化療一年半,花掉將近60萬元,慶幸的是,張杰一家人和博文都挺過來了,博文的病情逐漸好轉,全家人終于看到了希望。2014年12月初,博文的身體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病情得到了控制。聽大夫說博文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回家養病時,全家人都高興極了。張杰說:“那段時間,我感覺渾身是勁兒,干什么都特別興奮,一想到兒子能回家養病,過年能全家人團圓,就感覺自己之前所受的一切辛苦和委屈都是值得的!”
然而,命運再次跟張杰開了一個玩笑。當年12月中旬,博文做例行治療時,病情出現反復,體檢結果出來,大夫告知張杰IGH基因顯示為陽性,這意味著博文的化療失敗了。張杰的妻子呂秀青當場癱坐在地失聲痛哭,張杰站在醫院里欲哭無淚。大夫告訴張杰,如果想要挽救孩子,必須進行骨髓移植。
懂事的博文知道了這一消息,并沒有驚慌、哭鬧,還異常鎮定地拉著張杰的手說,“爸爸,咱別治了,這病咱看不起,我知道你們已經盡力了,我不怪你們,咱們回家吧!”聽到兒子的話,張杰忍了好久的眼淚,最終沒能控制住,在病房里抱著妻子和孩子嚎啕大哭。也正是在這一刻,張杰更堅定了一個信念,“只要能治好孩子的病,讓我干什么都行!”
一場愛心與病魔的博弈
很快,張杰夫妻倆的骨髓化驗結果出來了,令人欣慰的是,兩人的骨髓均與博文配型成功。全家人在挽救博文的路上又前進了一步,如今最大的難題就是治療費用。雖然張杰在北京找了很多慈善機構,醫院想盡辦法減免費用,還幫他們申請了各種治療補助,但距手術費依舊差一大截。無奈,張杰只能再次返回臨汾。路上,他就想好了男扮女裝吸引人注意,沿街乞討籌醫療費的辦法。
今年2月4日,張杰穿上了紅衣綠裙,背上介紹博文病情的木板,先在臨汾市平陽廣場進行募捐。他一出現,就引來了人們的關注,張杰和博文的消息隨即在網上瘋傳,當地多家媒體到場采訪。曾幫助過他的臨汾團市委也作出反應,為他提供幫助,眾多愛心人士紛紛趕往現場捐款,民間慈善團體也紛紛捐款,更有許多團體的志愿者自發聚集到平陽廣場,幫助張杰籌款。
2月5日,臨汾平水書畫社組織一批書法家,聚到平陽廣場現場寫春聯、送春聯,聲援張杰籌款。還有許多企業家,不僅送來了捐款,還帶來了各自的產品,比如手串、古錢幣等,作為禮品回贈捐助者……一筆筆愛心錢送到了張杰手中,有更多的人直接通過銀行將錢轉至張杰賬號,短短兩三天,他募得善款14萬多元。
博文的舅舅呂作正給張杰打來電話:“我這兒有20萬,你先拿去給孩子做手術!”張杰聽了心里咯噔一下:大舅哥幾個月前查出身患尿毒癥,最近是靠透析維持,這20萬也是他東拼西湊借來的救命錢呀。3月10日中午,記者在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見到了呂作正。他憨厚一笑:“家有三件事,先緊急的來,孩子的病重,先救他!”
臨近春節,張杰拿著籌來的35萬元趕回北京,博文成功地進行了骨髓移植手術。手術后,后續治療費用問題又擺在眼前,張杰回臨汾想辦法,妻子留在北京照顧兒子。
采訪結束時,張杰告訴記者:“手術是成功了,但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還有我大舅哥的病,也需要一大筆錢,我準備等身體條件允許了去做檢查,如果條件符合,我會把腎捐給他,所需要的費用我也會想辦法籌,他們都是我的家人,我愿意為他們去做任何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