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北山公園就出現(xiàn)了一個感人的畫面。一個身披大人衣服的孩子,陪姥姥一起打掃衛(wèi)生。那孩子說,“我去幫姥姥,姥姥就能輕巧點。”
拍攝者:男孩為姥姥早下班
近日,朋友圈盛傳一組圖片,一個孩子穿著大人衣服,幫助身為環(huán)衛(wèi)人員的姥姥打掃衛(wèi)生。照片中,孩子一手拿著笤帚,一手拿著垃圾袋,認(rèn)真清掃地面垃圾。一老一少,一人一個笤帚,畫面定格在二人勞作時的樣子。
拍攝這組圖片的是74歲的吉林市攝影愛好者于浦。7月1日7點左右,他從北山下山時,很遠就看到路邊有兩名掃地工人。“開始我還以為身材矮小的掃地人是名殘疾人,可走近一看,原來是名小男孩。他弓著腰,穿著一件大人的衣服,一手拿著掃把,一手拿著裝垃圾的編織袋,非常認(rèn)真地清理著路邊的垃圾。”于浦說。
拍完照片,于浦便與小男孩攀談起來,小男孩叫默默,今年7歲,是隨同其姥姥一起來到北山清理垃圾的。“當(dāng)時,小男孩無意間說的一句話,把我感動了,他說‘為了早點讓姥姥下班,我就幫姥姥來掃地了。我去幫姥姥,姥姥就能輕巧兒點’。”于浦說,小男孩很懂事,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姥姥:外孫堅持要來
昨日,在北山公園正門附近,新文化記者見到了照片中的那位姥姥,她姓楊,今年64歲。說到當(dāng)日的畫面,她不以為意。她說這件事發(fā)生在7月1日,照片中的小外孫今年7歲,叫默默,讀一年級。
“這是很平常的事情,沒什么大不了。”楊女士介紹,她的退休金很可觀,孩子們工作穩(wěn)定,家里條件并不差,但她不想一直在家里閑著。一方面想鍛煉身體,另一方面想再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一個月前,她來到家附近的北山公園應(yīng)聘保潔員。
楊女士在北山負責(zé)玄武洞到“羅鍋橋”附近約150米的路段。每天早上六點多到,下午四點回家,中午有一個半小時的午休。
“我還能受得了,天天這樣出來溜達,心情也好。”楊女士說,6月30日,女兒將小外孫送到家里來玩,默默見到姥姥就說,第二天也要跟著姥姥去山上掃地。
“這孩子一直很懂事,他說要幫我干活,他來了,我就能輕巧點。”楊女士說,雖然聽到默默那么說很高興,但她并不同意。看到孩子堅持,也沒說什么,心想第二天一早自己走得早,小外孫可以睡個懶覺,可默默也早早起床,還堅持去,她只得同意。7月1日天氣很涼,楊女士的老伴兒還給默默穿上了一件大人衣服。
“他掃得很認(rèn)真,也不喊累。”楊女士說,外孫是他從小帶大的,在家也經(jīng)常幫忙刷碗、掃地、擦地。小外孫不經(jīng)常和她上山,只去了一天,如今被媽媽接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