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四天的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香港玩具展十四日閉幕。有中國參展商表示,雖然中國玩具在全球熱銷,但各方面與外國仍有差距,未來須走自主研發之路。
來自廣東汕頭的電子玩具制造商王先生表示,今年的經濟氛圍比去年好很多,預計今屆玩具展自己公司的銷售額比去年增加三成以上。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作為中國出口市場探熱針的民營企業,王先生認為,在出口方面,去年歐美市場景氣極差,今年歐洲市場已經明顯好轉。雖然金融海嘯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了,但危機并沒有完全過去,經濟要回到海嘯前還需要兩三年時間。
此次玩具展匯聚了全球逾二千家企業參與,各路玩具商互相“取經”,希望覓得商機之余,也找到未來玩具業發展的道路。對于中國玩具的現況及未來走向,王先生表示,中國玩具最大的優勢是價格,這是外國廠商所無法比擬的。但中國玩具在設計、功能上仍有不足,特別是自主研發方面差距很大,甚至不乏抄襲現象。
這位業內人士說,目前一些國產玩具業的“領頭羊”已開始加大力度開展自主研發,但由于需要龐大資金時間,相信未來幾年仍難以趕上外國的研發水平。另外,中國玩具產品的不足也有來自供求方面的因素,國內顧客一般都把國產玩具定位為低檔產品,就算設計跟上去了,“但他們卻認為你不值這個錢。”王先生無奈地說。
另一間中國內地綜合玩具廠商“藝豐”公司的負責人更一語點出中國玩具的困境--“價格”。她說,價格勿庸置疑是中國玩具產品的主打優勢,但價格亦是劣勢,因為它與質量成正比。
玩具展主辦方香港貿易發展局表示,十一日開幕的玩具展首兩天已經吸引超過兩萬一千名買家入場參觀,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兩成半,海外買家落單積極。除了玩具展外,同場舉行的還包括首屆嬰兒用品展、第十屆文具展和第八屆香港國際專利授權展,四大展覽一共吸引全球五千五百多家企業、七千五百名買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