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
入園前必須先上親子班
12月13日上午,記者來到這家幼兒園,見到了馬女士。“這相當于捆綁消費。不上該幼兒園的親子課程,就不能保證孩子適齡時就讀該幼兒園,哪有這種道理?”據了解,和馬女士有一樣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一些被迫讓孩子上親子課的家長無奈地表示:“我們也覺得這種規定很不合理,但是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一位剛剛交完親子班學費的家長說:“我已交齊了一個學期的親子課費用,沒給發票,也沒有收據,匯款的銀行收據也被幼兒園收走了。”
園長:
學費設置已經物價局備案
該幼兒園園長稱,目前該幼兒園是公有民辦性質的,屬于社會力量辦學,園里所開設的親子課程適合0-3歲的孩子。“我們園接受6個月至3歲的孩子報名,學費的設置都是向市物價局備過案的。參加親子班,可以讓孩子接觸更多的同齡小朋友,盡早適應集體生活,對鍛煉社交、協作等能力有好處。上了兩年課,很多孩子的性格開朗多了,擺積木也很有創意。”
調查:
上過親子課 優先錄取
紅黃藍金匯園親子園的教學顧問朵朵向記者介紹,該親子園的親子課程為6個月到6歲之間的孩子設置,如果是在紅黃藍親子園上過親子課程的孩子,將來上紅黃藍幼兒園時會優先錄取。
“開設親子班的幼兒園相當于在孩子入園時設了一道門檻。不是在本幼兒園參加親子班的孩子很難入園。”據了解,目前徐州因優質公辦幼兒園資源相對緊缺,很多公辦幼兒園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或是為了市場化競爭,均開設親子課程,提前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徐州市教育局基教處相關負責人稱,幼兒園“捆綁”親子班行為,屬于社會力量辦學,教育部門沒有這樣的規定。
徐州市物價局:
親子班不在國民教育范疇
記者看到市物價局官網上公示了2011年春季開學起執行的《市區中小學幼兒園收費項目標準》,其中省級示范幼兒園的收費在幼兒園中最高,全日制每月330元,寄宿制增加不得超過150元,3歲以下的托兒班增加不得超過30元。盡管各類幼兒園可根據自身辦園的實際情況適當浮動,但上浮最高不得超過各自標準的15%,下浮不限。
徐州市物價局收費管理處的一位負責人稱,目前在各幼兒園及各類早教機構流行的親子班是民間資本進入教育市場后進行社會化管理的產物,“這是一種市場行為,具有營利性,部分公辦幼兒園開設親子班備案時辦理的是民辦手續,目前相關管理部門對其不具備強制約束力,主要因為親子班不在國民教育范疇內,孩子家長有選擇是否參加親子課程的權利,幼兒園不應強制孩子及家長必須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