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的康丁·史密斯頑固頂撞了媽媽的意見,這救了她的命。
一家子生活在美國華盛頓的錫德羅伍利。這個家里沒有父親,單親媽媽金伯利撐起了3個男孩的家。最小的兒子還在襁褓之中。
一直以來,這個棕色短發(fā)的小男孩非常聽媽媽的話。他總會幫助媽媽準備好小弟弟的奶瓶,甚至還試著給他換尿布。
有一天,康丁放學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媽媽正虛弱地躺著。她的臉色差得驚人,胸部極速起伏,大口喘氣仍難以順暢呼吸。金伯利告訴大驚失色的兒子,自己每吸一口氣胸口都疼得不行。
這位慣于勞作的單親媽媽覺得,稍微睡一會兒,身體就會好了。康丁不覺得這是件小事兒。他其實無法確定,但直覺卻告訴他,有什么不對。
這對總是和睦的母子陷入了對峙。一貫溫順的康丁倔強起來,反復要求:我們?nèi)タ瘁t(yī)生吧。金伯利則忍著疼痛堅持留在家里。
僵持不下,康丁決定采取行動。小男孩徑直走到門口,套上外套,穿上鞋子,下了最后命令:我們必須要出門。
母親最終讓步。
到了診所,醫(yī)生看到金伯利的情況,立刻叫來救護車,把她送到大醫(yī)院的急救室。急救醫(yī)生在她的肺里發(fā)現(xiàn)了潛伏的“殺手”——栓塞。一些大大小小的血塊在她體內(nèi)游走,進入了肺部的動脈,堵在那里。
正是因為這些“攔路虎”,肺部組織缺少血液供給,血管卻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引發(fā)了胸部劇痛和呼吸困難。血氧極速下降,身體其他器官也遭到威脅。醫(yī)學數(shù)據(jù)顯示,如果栓塞發(fā)生時未得到及時救治,30%的患者會死亡。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會在栓塞發(fā)生后短短幾小時內(nèi)去世。像金伯利這樣多處栓塞的情況則更加兇險。
“如果我當時堅持去睡覺了,那我很有可能……”事后回憶,這位母親最終沒有說出那個詞,她沉吟了一下,補充說:“會面臨一個和現(xiàn)在完全不一樣的結(jié)局。一個悲傷的結(jié)局。”
她入院治療了7天,鼻子里插著導管,虛弱不堪。但她活著,懷里抱著她的小嬰兒。
危機過去。那個果斷強硬的小小決策者,又變成了母親身邊愛抱著游戲機撳按鈕的小學四年級小朋友。對于那個差一點出現(xiàn)的“悲傷的結(jié)局”,他慢慢有了清晰的認識。一想起來,淚珠簌簌滾下。
人們驚奇于小男孩對突發(fā)疾病的警惕。他們覺得,康丁在錫德羅伍利長青小學的體育老師提莫西·費茨帕特里克是一位不留名的功臣。
這位留著長長卷發(fā)的女老師,也曾遭遇栓塞困擾。在她的課上,她試圖教給孩子們:如何辨別突發(fā)疾病的癥狀,正確的處理方式又是怎么樣的。
她的急救課堂在體育館里,總是大球小球飛舞的木地板上,孩子們盤腿席地而坐。提莫西在墻上貼滿了畫有卡通人物的急救知識圖。這些圖畫告訴他們:心臟、肺部和血管是在劇烈活動中給器官“加油”的。其中,“肺部”被用藍色水彩筆圈了出來,那是一個重點。
提莫西有時也懷疑,這群平時總是靜不下來的小朋友,有沒有真的聽進去她在教什么。這一次,她很欣慰:這說明有人注意聽講啦。
金伯利出院了,康丁也回歸了以往的生活軌跡。他和兄弟一起躺在鋪著藍色格子床單上的小床上,在粉色大布偶熊的陪伴下,聊天,打游戲;也仍會在他們并不算大的廚房里,幫助媽媽準備奶瓶,做各種雜事。冰箱上貼滿了孩子們喜歡的冰箱貼,最顯眼的是蝙蝠俠的標志——肌肉發(fā)達,懲惡揚善,開著拉風跑車的超級英雄。
金伯利徹底被這次事故改變了,她開始以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角來看自己熟悉的孩子們。
“我為你驕傲。”她對康丁說:“你是我的小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