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工作,審議通過《教育督導條例(草案)》。
會議指出,我國已全面普及義務教育,從根本上解決了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問題,但區域、城鄉、學校之間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還存在差距。要將推進均衡發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良好義務教育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
會議討論通過《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確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鼓勵建立學校聯盟,提倡對口幫扶,整體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提高社會教育資源利用水平。(二)均衡配置辦學資源。增加財政對農村地區、貧困地區以及薄弱環節的投入。各省級政府要為農村中小學配齊圖書等器材,改善學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設施。(三)均衡配置教師資源。鼓勵優秀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在工資、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四)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少年、孤兒、流浪兒童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質量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六)加強和改進學校管理。完善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建立以居住地學齡人口為基準的義務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務機制。會議強調,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要遵循教育規律,符合客觀實際,強化地方政府責任。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在努力辦好公辦教育的同時,鼓勵發展民辦教育。
會議指出,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是政府的法定責任,是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要統籌考慮城鄉人口流動、學齡人口變化,以及當地地理環境及交通狀況、教育條件保障能力、學生家庭經濟負擔等因素。
會議對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提出了指導意見。一要科學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二要嚴格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撤并程序。三要辦好村小和教學點。提高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采取多種措施改善辦學條件。四要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和管理。加強安全管理和教育。落實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切實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
會議指出,我國已全面普及義務教育,從根本上解決了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問題,但區域、城鄉、學校之間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還存在差距。要將推進均衡發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良好義務教育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
會議討論通過《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確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鼓勵建立學校聯盟,提倡對口幫扶,整體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提高社會教育資源利用水平。(二)均衡配置辦學資源。增加財政對農村地區、貧困地區以及薄弱環節的投入。各省級政府要為農村中小學配齊圖書等器材,改善學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設施。(三)均衡配置教師資源。鼓勵優秀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在工資、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四)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少年、孤兒、流浪兒童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五)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建立以素質教育為導向的質量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生動活潑主動發展,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六)加強和改進學校管理。完善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建立以居住地學齡人口為基準的義務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務機制。會議強調,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要遵循教育規律,符合客觀實際,強化地方政府責任。要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在努力辦好公辦教育的同時,鼓勵發展民辦教育。
會議指出,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是政府的法定責任,是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要統籌考慮城鄉人口流動、學齡人口變化,以及當地地理環境及交通狀況、教育條件保障能力、學生家庭經濟負擔等因素。
會議對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提出了指導意見。一要科學制定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規劃。二要嚴格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撤并程序。三要辦好村小和教學點。提高生均公用經費標準,采取多種措施改善辦學條件。四要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和管理。加強安全管理和教育。落實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切實保障學生上下學交通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