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除了種種壞處之外,至少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大浪淘沙,沖走的是泥沙,留下的卻是沉甸甸的金礦。
在一派蕭條肅殺中,我看到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景象,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中,我聽到了春天的聲音。
有一個產業在其他行業急劇下滑的情況下以30%甚至200%的發展速度在逆勢上揚,有一個產業在一片企業倒閉聲中正在開足馬力夜以繼日奔跑,那就是中國的孕嬰童產業!
孕嬰童產業,在大家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詞語,在經濟學家的視野中似乎成為被遺忘被忽略的角落。
孕嬰童產業,簡單說就是指圍繞嬰童孕育、成長和發展的各種相關產業群。所以也可簡稱嬰童產業。包括孕產婦、0-6歲兒童衣、食、住、行、用、育、樂的龐大產業群。孕嬰童市場可細分為孕婦(10個月)、產婦(6個月)、嬰兒(0-1歲)、幼童(1-3歲)、小童(4-6歲)、中童(7-12歲)、大童(13-16歲)。
嬰兒潮帶來的朝陽產業
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廣東省輕工業協會長楊大行介紹,隨著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適婚青年步入結婚生育階段,我國開始進入一個新的人口生育高峰期。權威專家預測,2016年以前,我國人口增長將保持在每年2200萬左右的水平。目前,我國0-6歲的嬰童數量約有1.71億,其中城鎮0-6歲嬰童約有7700萬。"嬰兒潮"的涌現,帶來了一個無比龐大和充滿潛力的需求市場。以平均每個孩子每年花銷5000元進行概算,嬰童用品市場的遠景容量為8500億元,到2010年將有望達到1萬億元的規模。
據預測,從2006年開始的這股"嬰兒潮"到2033年將達到峰值,而這一波又一波的"嬰兒潮"將全面沖漲起容量巨大的中國孕嬰童產業市場,形成一個集孕產婦和嬰幼兒的衣、食、住、行、用、育、樂于一體的龐大產業群,必將引爆孕嬰童市場新一輪"淘金潮"。巨大的蛋糕吸引眾多國際巨頭紛紛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或加快了進軍中國的步伐,也為國內眾多瞄準嬰幼兒消費的商家展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
嬰兒潮的到來,不僅醫院產房暴滿、商場超市里的各種嬰兒產品熱賣,而且使得嬰幼兒產品經營越來越細分化,出現了嬰兒用品專賣、專業嬰幼兒攝影、嬰幼兒早教、嬰兒浴房等新興的業態。嬰童經濟開始顯山露水。業內人士認為,嬰童消費已成為最大的、最不受市場偶然因素干擾的消費群體。國際權威專家指出,嬰幼兒用品市場是目前乃至以后發展潛力最大、收益豐厚的產業之一,嬰幼兒用品行業是拉動各國GDP增長的動力源泉。聯合國有關組織也發表報告稱,嬰幼兒用品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資料顯示,早自2000年之后,我國嬰童產業增長率就高達30%,遠高于同期GDP 9%的增長率。在各大門戶網站關于"金融危機下,最不可能減少的支出項目"的調查中,"育兒支出"一直位列榜首。由此可見,嬰童經濟因為有著頑強的"親子文化"做支撐,即使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嬰童產業仍然以其龐大的消費需求和市場潛力保持強勁的市場規模增長勢頭。
一個孩子有六個贊助商
資料顯示,早自2000年之后,我國孕嬰童產業增長率就高達30%,遠高于同期GDP9%的增長率。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嬰童產品消費大國。
到底一個孩子的消費能力有多大?是誰在支撐著孩子的消費能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位專家指出,我國目前所處的第四次生育高峰期的主要群體是改革開放初期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的思維方式、受教育程度、生活觀念以及消費觀念和父輩差異很大,“這決定了他們在孩子成長的花費方面表現出兩個特點:一是舍得花錢,二是在花錢趨向上越來越重視嬰幼兒的素質教育”。
“孕嬰童產業”另一強力支撐點還有我國特有的家庭結構。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大行分析,現代都市普遍是“4+2+1”的家庭模式,四位老人、一對夫妻圍著一個孩子,“六個錢包供一個孩子花”。 所以雖然中國的人均收入并不算很高,但孩子的消費能力卻非常大。同時,中國家庭消費呈現先女人后男人,先兒童后大人的順序,在家庭消費支出中,兒童消費具有明顯的“剛性特征”。
我的朋友劉先生的孩子已經3歲,他說孩子每年的花費是個不小的數字。 “懷孕的、孕婦奶粉,寶寶出生后的紙尿褲、奶粉等生活必需品,月嫂、保姆、嬰兒游泳和早教用品等,新生兒月均消費都在1000元以上。如果加上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花費,遠遠不止這些。”
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公告顯示,中國內地0-3歲新生兒用品家庭月均消費已超過900元,大中城市兒童的每年花費達 8000-10000元。這更是對于孩子每年“不小花費”的佐證。
廣東:最大的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
眾所周知,廣東是我國第一經濟大省,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產業基礎和很高的居民消費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多年來一直位于全國前列。同時,廣東也是我國的"第一人口大省",實際管理人口數量接近1.2億。根據廣東省政府公布的數字,2007年廣東的新生兒數量為112萬,2008年新生的"奧運寶寶"更破記錄地超過了120萬。預計2009年全省出生人口在125萬左右,未來幾年全省每年新生兒將保持在120萬人左右。以近7年的新生兒數量累積,目前廣東0-6歲的嬰幼兒總數約為800萬,若按零售市場數據顯示的嬰童用品家庭月消費900多元這個數字來進行概算,廣東每月的嬰幼兒用品消費額就有70多億元,而全年則高達860多億!
廣東不僅僅是經濟大省和人口大省,也是孕嬰童產品的制造大省、出口大省和消費大省,在全國同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舉足輕重,產自廣東的服裝、玩具、童車、衛生及洗護用品等產品在國內外均排在首位和前列。作為全國輕工業的大省和強省,廣東的輕工業總產值占全國的30%,出口創匯占全國的36%,擁有眾多管理先進、品質一流的企業。近年來,隨著珠三角地區制造業的結構調整,市場前景良好、利潤空間大的孕嬰童用品制造業得到了飛速發展。
以玩具業為例,廣東作為世界玩具的生產基地之一,玩具總產值占全國的七成。目前廣東有生產企業有5000多家,約占全國玩具生產企業近6000家的80%,生產世界約50%的玩具產品。貿易企業在全國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2008年前三季度從事玩具出口有實績的企業共2191家,約為全國玩具貿易出口企業總數的62%。廣東玩具行業以加工貿易為主,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生產旺季時企業用工超過150萬。2007年廣東玩具銷售總值1218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額為142億美元。
再以童裝為例,廣東每年童裝產量達3億多件,占全國總產量的31%,穩居全國榜首。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汕頭等地均已建成自成體系的童裝城、童裝設計研究中心、檢測中心、交易中心等,產供銷實現了一體化,產業集群所形成的產業鏈經濟效益明顯。其中佛山環市鎮童裝及相關企業約2300家,童裝年產量1.7億件,年產值35億元以上,從業人員達7萬多人,年出口創匯2000多萬美元。
另外,在全國占據優勢地位的廣東食品行業、塑料行業、皮革行業、家具行業的許多企業,近幾年來也緊跟市場需求,開始生產制造孕嬰童產品,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孕嬰童行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廣東省的孕嬰童用品行業也存在諸多問題,如:行業發展不夠規范有序、缺乏協調管理、企業規模小、知名品牌少、低水平同質化競爭過度、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均阻礙了產業的健康發展。
如何在這一新興的行業,進一步整合資源,把眾多企業組織起來,向著科學和諧的方向發展呢?
籌建首個省級協會。作為協會籌委辦負責人的廣東省輕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新華認為:在企業發展面臨諸多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時,成立一個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管理、維護企業和行業利益、為企業提供交流合作與共同發展的平臺、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的孕嬰童產業協會就變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為此,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南方日報的大力支持下,由廣東省輕工業協會聯合廣州市新之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以及數十六家孕嬰童產品生產企業共同發起籌建全國首個省級孕嬰童產業協會,并已向省民間組織管理局遞交了申請報告,獲得了核準和同意,籌備工作正抓緊進行中。
全國首家省級孕嬰童行業協會——廣東孕嬰童用品協會將于展覽和論壇舉辦之日正式成立。
創辦國際性展會。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南方日報的大力支持下,由廣東省輕工業協會、廣東省孕嬰童用品行業協會籌委會、廣州市新之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三家單位共同主辦的“2009廣州國際孕嬰幼用品展覽會”將于9月12至14日在廣州錦漢展覽中心舉辦。展會以“安全、健康、關愛、分享”為主題。預計展覽規模將達到16,000平方米,展位800余個。力求為企業打造一個招商引資、溝通合作、產品展示與品牌塑造的實效性商貿服務平臺,創辦一個國際性的行業年度盛事,以進一步推動我省孕嬰童產業的發展。
辦好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大力支持下,由廣東省輕工業協會、南方日報社、廣東省孕嬰童產業協會籌委會、廣州市新之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11日下午14∶30 — 17∶30在廣州舉辦“2009中國(廣州)孕嬰童產業發展論壇”
主辦方秉承“創新發展”的理念,力求將本屆論壇活動辦成一次極具視覺和聽覺沖擊力的大型高端會晤和高層對話、一次探討中國孕嬰童產業發展趨勢與變革創新的盛會。活動將邀請國內外極具實力的嬰童行業專家、經濟學家、知名企業高層齊聚一堂,對于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形勢下,如何把握孕嬰童行業市場動向,如何在變革浪潮中順勢而為等備受關注的問題,共商對策,尋求突破,展望中國孕嬰童產業的新機遇和美好未來。
在一派蕭條肅殺中,我看到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景象,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中,我聽到了春天的聲音。
有一個產業在其他行業急劇下滑的情況下以30%甚至200%的發展速度在逆勢上揚,有一個產業在一片企業倒閉聲中正在開足馬力夜以繼日奔跑,那就是中國的孕嬰童產業!
孕嬰童產業,在大家是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詞語,在經濟學家的視野中似乎成為被遺忘被忽略的角落。
孕嬰童產業,簡單說就是指圍繞嬰童孕育、成長和發展的各種相關產業群。所以也可簡稱嬰童產業。包括孕產婦、0-6歲兒童衣、食、住、行、用、育、樂的龐大產業群。孕嬰童市場可細分為孕婦(10個月)、產婦(6個月)、嬰兒(0-1歲)、幼童(1-3歲)、小童(4-6歲)、中童(7-12歲)、大童(13-16歲)。
嬰兒潮帶來的朝陽產業
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廣東省輕工業協會長楊大行介紹,隨著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適婚青年步入結婚生育階段,我國開始進入一個新的人口生育高峰期。權威專家預測,2016年以前,我國人口增長將保持在每年2200萬左右的水平。目前,我國0-6歲的嬰童數量約有1.71億,其中城鎮0-6歲嬰童約有7700萬。"嬰兒潮"的涌現,帶來了一個無比龐大和充滿潛力的需求市場。以平均每個孩子每年花銷5000元進行概算,嬰童用品市場的遠景容量為8500億元,到2010年將有望達到1萬億元的規模。
據預測,從2006年開始的這股"嬰兒潮"到2033年將達到峰值,而這一波又一波的"嬰兒潮"將全面沖漲起容量巨大的中國孕嬰童產業市場,形成一個集孕產婦和嬰幼兒的衣、食、住、行、用、育、樂于一體的龐大產業群,必將引爆孕嬰童市場新一輪"淘金潮"。巨大的蛋糕吸引眾多國際巨頭紛紛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或加快了進軍中國的步伐,也為國內眾多瞄準嬰幼兒消費的商家展現了一個巨大的商機。
嬰兒潮的到來,不僅醫院產房暴滿、商場超市里的各種嬰兒產品熱賣,而且使得嬰幼兒產品經營越來越細分化,出現了嬰兒用品專賣、專業嬰幼兒攝影、嬰幼兒早教、嬰兒浴房等新興的業態。嬰童經濟開始顯山露水。業內人士認為,嬰童消費已成為最大的、最不受市場偶然因素干擾的消費群體。國際權威專家指出,嬰幼兒用品市場是目前乃至以后發展潛力最大、收益豐厚的產業之一,嬰幼兒用品行業是拉動各國GDP增長的動力源泉。聯合國有關組織也發表報告稱,嬰幼兒用品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資料顯示,早自2000年之后,我國嬰童產業增長率就高達30%,遠高于同期GDP 9%的增長率。在各大門戶網站關于"金融危機下,最不可能減少的支出項目"的調查中,"育兒支出"一直位列榜首。由此可見,嬰童經濟因為有著頑強的"親子文化"做支撐,即使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嬰童產業仍然以其龐大的消費需求和市場潛力保持強勁的市場規模增長勢頭。
一個孩子有六個贊助商
資料顯示,早自2000年之后,我國孕嬰童產業增長率就高達30%,遠高于同期GDP9%的增長率。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嬰童產品消費大國。
到底一個孩子的消費能力有多大?是誰在支撐著孩子的消費能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位專家指出,我國目前所處的第四次生育高峰期的主要群體是改革開放初期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的思維方式、受教育程度、生活觀念以及消費觀念和父輩差異很大,“這決定了他們在孩子成長的花費方面表現出兩個特點:一是舍得花錢,二是在花錢趨向上越來越重視嬰幼兒的素質教育”。
“孕嬰童產業”另一強力支撐點還有我國特有的家庭結構。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大行分析,現代都市普遍是“4+2+1”的家庭模式,四位老人、一對夫妻圍著一個孩子,“六個錢包供一個孩子花”。 所以雖然中國的人均收入并不算很高,但孩子的消費能力卻非常大。同時,中國家庭消費呈現先女人后男人,先兒童后大人的順序,在家庭消費支出中,兒童消費具有明顯的“剛性特征”。
我的朋友劉先生的孩子已經3歲,他說孩子每年的花費是個不小的數字。 “懷孕的、孕婦奶粉,寶寶出生后的紙尿褲、奶粉等生活必需品,月嫂、保姆、嬰兒游泳和早教用品等,新生兒月均消費都在1000元以上。如果加上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花費,遠遠不止這些。”
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公告顯示,中國內地0-3歲新生兒用品家庭月均消費已超過900元,大中城市兒童的每年花費達 8000-10000元。這更是對于孩子每年“不小花費”的佐證。
廣東:最大的生產基地和消費市場
眾所周知,廣東是我國第一經濟大省,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產業基礎和很高的居民消費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多年來一直位于全國前列。同時,廣東也是我國的"第一人口大省",實際管理人口數量接近1.2億。根據廣東省政府公布的數字,2007年廣東的新生兒數量為112萬,2008年新生的"奧運寶寶"更破記錄地超過了120萬。預計2009年全省出生人口在125萬左右,未來幾年全省每年新生兒將保持在120萬人左右。以近7年的新生兒數量累積,目前廣東0-6歲的嬰幼兒總數約為800萬,若按零售市場數據顯示的嬰童用品家庭月消費900多元這個數字來進行概算,廣東每月的嬰幼兒用品消費額就有70多億元,而全年則高達860多億!
廣東不僅僅是經濟大省和人口大省,也是孕嬰童產品的制造大省、出口大省和消費大省,在全國同行業中的地位和影響舉足輕重,產自廣東的服裝、玩具、童車、衛生及洗護用品等產品在國內外均排在首位和前列。作為全國輕工業的大省和強省,廣東的輕工業總產值占全國的30%,出口創匯占全國的36%,擁有眾多管理先進、品質一流的企業。近年來,隨著珠三角地區制造業的結構調整,市場前景良好、利潤空間大的孕嬰童用品制造業得到了飛速發展。
以玩具業為例,廣東作為世界玩具的生產基地之一,玩具總產值占全國的七成。目前廣東有生產企業有5000多家,約占全國玩具生產企業近6000家的80%,生產世界約50%的玩具產品。貿易企業在全國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2008年前三季度從事玩具出口有實績的企業共2191家,約為全國玩具貿易出口企業總數的62%。廣東玩具行業以加工貿易為主,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生產旺季時企業用工超過150萬。2007年廣東玩具銷售總值1218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額為142億美元。
再以童裝為例,廣東每年童裝產量達3億多件,占全國總產量的31%,穩居全國榜首。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汕頭等地均已建成自成體系的童裝城、童裝設計研究中心、檢測中心、交易中心等,產供銷實現了一體化,產業集群所形成的產業鏈經濟效益明顯。其中佛山環市鎮童裝及相關企業約2300家,童裝年產量1.7億件,年產值35億元以上,從業人員達7萬多人,年出口創匯2000多萬美元。
另外,在全國占據優勢地位的廣東食品行業、塑料行業、皮革行業、家具行業的許多企業,近幾年來也緊跟市場需求,開始生產制造孕嬰童產品,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孕嬰童行業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廣東省的孕嬰童用品行業也存在諸多問題,如:行業發展不夠規范有序、缺乏協調管理、企業規模小、知名品牌少、低水平同質化競爭過度、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均阻礙了產業的健康發展。
如何在這一新興的行業,進一步整合資源,把眾多企業組織起來,向著科學和諧的方向發展呢?
籌建首個省級協會。作為協會籌委辦負責人的廣東省輕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新華認為:在企業發展面臨諸多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時,成立一個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管理、維護企業和行業利益、為企業提供交流合作與共同發展的平臺、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的孕嬰童產業協會就變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為此,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南方日報的大力支持下,由廣東省輕工業協會聯合廣州市新之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以及數十六家孕嬰童產品生產企業共同發起籌建全國首個省級孕嬰童產業協會,并已向省民間組織管理局遞交了申請報告,獲得了核準和同意,籌備工作正抓緊進行中。
全國首家省級孕嬰童行業協會——廣東孕嬰童用品協會將于展覽和論壇舉辦之日正式成立。
創辦國際性展會。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南方日報的大力支持下,由廣東省輕工業協會、廣東省孕嬰童用品行業協會籌委會、廣州市新之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三家單位共同主辦的“2009廣州國際孕嬰幼用品展覽會”將于9月12至14日在廣州錦漢展覽中心舉辦。展會以“安全、健康、關愛、分享”為主題。預計展覽規模將達到16,000平方米,展位800余個。力求為企業打造一個招商引資、溝通合作、產品展示與品牌塑造的實效性商貿服務平臺,創辦一個國際性的行業年度盛事,以進一步推動我省孕嬰童產業的發展。
辦好產業發展高峰論壇。
在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大力支持下,由廣東省輕工業協會、南方日報社、廣東省孕嬰童產業協會籌委會、廣州市新之聯展覽服務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11日下午14∶30 — 17∶30在廣州舉辦“2009中國(廣州)孕嬰童產業發展論壇”
主辦方秉承“創新發展”的理念,力求將本屆論壇活動辦成一次極具視覺和聽覺沖擊力的大型高端會晤和高層對話、一次探討中國孕嬰童產業發展趨勢與變革創新的盛會。活動將邀請國內外極具實力的嬰童行業專家、經濟學家、知名企業高層齊聚一堂,對于在金融危機席卷全球形勢下,如何把握孕嬰童行業市場動向,如何在變革浪潮中順勢而為等備受關注的問題,共商對策,尋求突破,展望中國孕嬰童產業的新機遇和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