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上學,家長轉身取電動車的工夫,8歲兒子舉著血流不止的手跑向自己。
原來,孩子在健身器材漫步機剛上去晃了兩下,就被夾傷了手指。
8歲男孩小鵬(化名)家住沈陽市沈河區一小區,7月1日一早,小鵬跑到車棚斜對面的一處健身器材場地玩。
“看見兒子滿手是血朝我跑來,我嚇了一大跳。”小鵬家長說,一問才知,小鵬是在健身器材“漫步機”上夾傷了手。
家人連忙把小鵬送到醫院,經診斷,小鵬的手指尖端壞死。“壞死的手指需要從肚皮上植取肉瓣,才能修復。”小鵬媽媽說,看著孩子遭罪,很是心疼。
小鵬媽媽說,現在小鵬的手指功能還在恢復階段,但后期還需要多次進行美容手術。
遼寧安行律師事務所李宗勝律師認為,小區內健身器材按照誰安裝誰維護的原則,物業公司應負責任;若是有其他單位安裝的,應由相應單位負責。但是有些特殊情況還要具體分析。
■提醒
健身器材這些地方易“咬”人
常見健身器材上,哪些部位最容易造成人員受傷?記者就此咨詢了沈陽市體育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的專家,將那些藏在健身器材上咬人的“嘴巴”一一列出。
太空漫步機:腳蹬能撞斷腿
太空漫步機的兩個腳蹬是用軸承連接在支撐桿上的,軸承連接處若有松動,很容易產生縫隙,雙手扶桿時稍有不慎便可能把手指伸入縫隙中,造成夾傷。
兩條腳蹬均為厚鐵板,騰空極限可高于地面1米,前后觸及范圍可達兩米余,使用者單腳下地后,另一只腳還未完全蹬穩,或行人從周邊經過,極易撞傷腿部,其力量可能造成骨折。
腹肌訓練器:縫隙易卡小孩手
這類器械均有密集的桿狀物,中間縫隙較小,幼兒容易將手臂、小腿伸入后卡住,這也是最常見的健身器材受傷案例。
如果發生小孩卡手,要穩定孩子情緒,避免大幅度扭動造成更嚴重損傷,首先報警、報醫后,嘗試使用肥皂水、食用油等潤滑卡住區域,用適當力度拔出手臂或腿。如果不行,可嘗試盡量擴開縫隙,避免卡得太緊造成肢體壞死。
推拉訓練器:承力點易致砸傷
屬于力量型器械,一般都有軸承裝置,而這類裝置最容易造成手指伸入夾傷。
此外,這種力量型器械完成一次收力施力后都會有一個承力點,如果不慎把手、腳放在承力點處,就可能承受鐵板附著的整個人的重量,造成砸傷。
扭腰器:扶不穩易墜地扭傷摔傷
這個圓盤可以360°旋轉,一般十分靈活,很多使用者會分心與人交談,還有人一只手扶桿,如果稍有不慎,扶桿的手脫離,腳下靈活旋轉的圓盤會使人瞬間失控墜落在地,也可能造成嚴重的扭傷、摔傷。
此外,經常眩暈的人也應謹慎使用這種器械。
單、雙杠:摔傷、拉傷都常見
單杠、雙杠是小朋友最喜歡坐在上面的“觀景臺”。單杠雙杠都是很細的鐵桿,人坐在上面,一旦發生身體傾斜,這種姿勢最容易后仰,如果后仰從杠上墜下,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
單杠引體向上,還容易導致脫臼。有的人喜歡用手撐在單杠上,將整個身體撐起來,這樣一來人的頭部距離地面可能高達兩米余,一旦失力墜下可能造成摔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