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共享單車摩拜單車與ofo單車兩大巨頭之間的戰爭,戰果愈發明顯,前者如日中天,而后者卻每況愈下。
比如,摩拜日訂單突破2000萬,ofo還深陷300米維修泥潭;摩拜開啟共享單車人工智能時代,ofo還在為一把智能鎖焦頭爛額;摩拜月活躍用戶增長200%,ofo卻因漏洞日虧2500萬。
4月28日,全球智能共享單車首創者與領先者——摩拜單車今天“曬出”一份靚麗成績單:自從3月29日全面接入微信以來,摩拜單車4月份活躍用戶量環比增速超過200%,短短一個月新增2400萬注冊用戶,絕對領先優勢繼續擴大。
據了解,今年3月底,摩拜單車正式入駐微信錢包“九宮格”,全方位接入全球第一大移動社交網絡服務,深度觸及近9億高活躍度微信用戶。這也是繼2017年1月摩拜單車首批開通微信小程序,2月率先支持微信“掃一掃”開鎖以來,兩家公司整體戰略合作的又一深度進展。
在過去一個月,二者的合作初見成效,摩拜單車的月活躍用戶量環比增速超過200%,新增2400萬注冊用戶,創下共享單車行業最高紀錄。這一成績一方面得益于摩拜單車卓越的品牌口碑、用戶體驗和技術實力,另一方面則源于微信生態圈的強力拉動。

但在摩拜如日中天的時候反觀ofo單車,還在因為近日推出的紅包車活動日虧2500萬。
4月16日,ofo正式推出了紅包車活動,但據了解,本是一項積極的推廣活動,而ofo因自身的技術漏洞卻陷入了“刷單”的黑洞。
據了解,有人為ofo算了一筆賬,打開ofo新版APP,查點紅包車與普通車的比例,紅包車占比約70%以上。三月底,ofo共享單車宣稱每天1000萬單,這意味著每天的紅包車訂單高達700萬單,ofo紅包車金額最高5000元,平均每單約5元。保守估計每單5元,那也意味著每天ofo需要為700單紅包車支付3500萬元的高額費用。但收獲的絕大多數卻只是刷出來的“虛假訂單”。
也因此,如果每天ofo的收入接近1000萬元,那這就意味著ofo因為紅包車每天還要凈虧損2500萬元。

與此同時,這場戰爭的結局也顯而易見,重產品重運營的摩拜單車遠超重盈利輕質量的ofo,而二者之間的差距也相信時間越長,就會越明顯,而ofo 也將因自己的模式的弊端使得矛盾愈發的凸顯。
值得一提的是,據第三方權威市場調研機構速途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摩拜單車已占據國內共享單車市場約57%的市場份額,領先行業第二名近30個百分點,市場領導地位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