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市慶源牧業有限公司于2002年創立,落戶于雙城市幸福滿族鄉。公司下設奶牛場和豬場各一處,其中奶牛場選址在慶城村北側,投資1500萬元,于2002年11月開工,2003年底峻工投產,占地7.2萬平方米,建有標準化牛舍8棟,機械化榨奶車間1棟,建有總容積為3000平言米的青貯窖8個,奶牛存欄總量為860頭,2009年奶牛場年產值達到1000萬元,年利潤達到150萬元;慶源豬場落戶在幸福鄉安西村,投資2000萬元,于2005年建成投入運營。豬場占地面積為9萬平方米,建有占地面積2.46萬平方米標準化豬舍41棟,2009年豬場出欄商品豬3萬頭左右。幾年來,雙城市慶源牧業有限公司由弱變強,由小變大,逐漸發展成一家集奶牛和生豬養殖、研究、銷售為一體的規模化企業,成為了全市奶牛和生豬養殖的重要基地之一。
一、依托龍頭牽動,走規模化經營之路
雙城市是全國牛奶產量第一大縣,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逐漸探索出了一條“大乳業—大玉米—大奶牛”的奶牛業發展新路子。但是,由于養殖戶大多屬于分散經營,投入高,科技推廣速度慢,防疫免疫工作受影響,制約了奶牛業效益的提升。雙城市慶源牧業有限公司認識到養殖業已處在轉型階段的關鍵時期,要跟上現代農業的發展,養殖業必須發揮大型養殖場的牽引作用,向規模經營方向發展,同時要不斷改善管理水平,大力推廣良種和現代養殖新技術。隨著雀巢公司的發展壯大和大眾肉聯的落戶雙城,慶源牧業有限公司確定了“依托大集團,融入大市場,實現大發展”的發展目標。借助雀巢公司和大眾肉聯的品版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依托強勁的龍頭牽動,實行規模經營、科學飼養、專業化生產,加快了養殖基地建設。強勁的龍前沿牽動和穩定的經濟效益,不僅加快了奶牛和生豬的發展速度,也加快了基地的建設規模。2009年末,慶源牧業奶牛存欄86頭,日平均產鮮奶14噸,年產鮮奶5110噸;豬場年出欄商品豬達到3萬頭左右。慶源牧業的發展壯大,為雙城市實現“四大戰略”工程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先進理念帶動,走規模化管理之路
畜牧業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缺少一個環節或工作不到位,都會對奶牛和生豬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幾年來,慶源牧業不斷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廣泛搜集國內外先進的畜牧業管理方面的信息,借鑒先進管理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出一系列規章制度,對生產技術、疫病防控等實施了嚴格的防控措施,大大提高了畜牧業生產的標準化水平和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在建造基礎設施時,充分考慮到標準適用、圈舍滿足通風、保暖、清潔、除糞方便等條件;兩個養殖場都辟建面積足夠的運動場,并保證室外活動的時間和光照;牛場榨奶、室外運動和飼喂定時,使奶牛養殖成了良好的生活規律;豬場實行全封閉管理;圈舍和工作人員服飾定期消毒;定期檢疫、防疫、及時滅病,提高了奶牛和生豬的健康水平。
為了確保在管理過程中不跑粗走樣,慶源牧業制定了《質量管理手冊》,從品種選擇、肥料選擇及施用,病蟲草害防治、收獲、運輸、貯存、有機飼料生產加工,飼養等各個環節進行全程跟蹤監督。同時,為加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提高技術水平,慶源牧業每個月都通過邀請東北農大教授進行講座、看技術宣傳片等開展技能培訓,明確責任,強化本領,確保飼養的每個環節正常開展。
三、依靠科技推動,走專業化創新之路
農業是基礎產業,農村有廣闊的市場,農村市場潛力非常巨大,同時,畜牧業也是雙城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但是,也只有發展上規模,完善的制度、高超的技術水平、一流的飼養方式才是做大做強養殖場的前提。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慶源牧業先后到10多個省市的重點龍頭企業參觀學習,同時,與東北農大、省農科院等院校建立了長期的科研開發合作關系。雙城市奶牛總量雖然多,但由于飼料結構不合理,營養價值低,導致單產不高,效益增長緩慢。基于這個現實,慶源牧業從建場之初就一到摸索改善飼料結構,變飼喂干玉米秸為青貯玉米,到現在的以TMR為主。為了滿足全價料供應,慶源牧業租種了1700畝耕地,種植青貯玉米。目前,該場奶牛單產已由5噸提升到6.8噸,位居全市之首。實踐證明,良好的飼養方式是快速發展養殖業、提高品質、增加效益的關鍵。幾年來,慶源牧業緊緊地依靠科技進步,實行科學飼養,增加科技含量,推動全場養殖業向優質高效方向發展。
慶源牧業的成功,只是雙城市畜牧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幾屆市委、市政府領導把畜牧業當作一項改善農業發展環境、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推進農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畜牧業的迅速發展也帶動了如雀巢、娃哈哈、大眾肉聯、興潤食品、新勝蛋禽批發、榮耀飼料等相關企業的壯大,逐漸在雙城形成了五小龍即:“奶牛龍、生豬龍、肉鴨龍、蛋雞龍和糧食龍”。企業的快速發展,在拉動畜牧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也將助推雙城市盡早實現“打造亞洲食品城”的恢宏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