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日前公布66項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乳品產品標準15項、生產規范2項、檢驗方法標準49項。
衛生部日前公布66項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乳品產品標準15項、生產規范2項、檢驗方法標準49項。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基本解決了現行乳品標準的矛盾、重復、交叉和指標設置不科學等問題,提高了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科學性,形成了統一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
2008年10月8日,衛生部、農業部、質檢總局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乳與乳制品中三聚氰胺臨時管理限量值規定的公告》稱,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禁止人為添加到食品中。三聚氰胺可從環境、食品包裝等途徑進入到食品中,其含量很低。為確保人體健康,特制定三聚氰胺在乳與乳制品中的臨時管理限量值:嬰幼兒配方乳粉限量值為1毫克/公斤,液態奶、奶粉、其他配方乳粉的限量值為2.5毫克/公斤,含乳15%以上的其他食品的限量值也為2.5毫克/公斤。
在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中,沒有設置三聚氰胺相關規定。對此,衛生部有關官員解釋說,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劑,嚴禁將三聚氰胺人為添加到食品中。有人認為“衛生部取消乳品中三聚氰胺管理規定”是一種誤讀,由于已有相關現行規定,在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中不再重復設置。三聚氰胺屬嚴禁添加的非食用物質以及乳品三聚氰胺限量管理等規定依然有效,有關監管部門將繼續依法嚴厲打擊添加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質的違法犯罪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生產企業將其添加到乳品中是為了提高蛋白質含量,而乳品中三聚氰胺限量值的相關規定可能給不法企業以可乘之機。例如,在牛奶中添加過量的水,再加點三聚氰胺就可以使蛋白質含量達標。這種允許在乳品中含有三聚氰胺的規定,是盲目學習一些國外做法的結果。有些業內人士辯解說:“發達國家允許在乳品中含有三聚氰胺,我國仿照發達國家也開了這個口子。”但不容忽視的是,發達國家乳品生產企業很少,而監管手段異常嚴格苛刻;而我國乳品生產企業眾多,而相關監管部門又難以進行全程有效監督。因此,我國應嚴禁乳品中含有三聚氰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