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流感容易集中爆發的季節,有些家長發現寶寶生病后,雖然飲食上一直小心翼翼護理,衣服也沒少穿,但卻總是反反復復中招。也有些家長看到寶寶身體稍有不適時,就開始尋醫、用藥做預防,然而卻往往事與愿違。對此,育兒專家指出,寶寶冬季反復生病的背后,很可能是因為家長的日常護理方式出了問題。

身處“養病環境”——養病不佳,反而養出病菌
寶寶在冬天發生感冒、咳嗽,甚至發燒時,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因為天氣太冷所以才導致生病的。因此,得防寒、多穿衣服、關閉門窗才能讓寶寶好得更快。事實上,專家表示,寒冷并不會導致寶寶多病或病重,細菌和病毒才是罪魁禍首。當天氣寒冷時,空氣中的水分減少,氣候變得干燥,人體的呼吸道自身抗病能力會隨著干冷空氣的刺激而降低,呼吸道黏膜因此容易充血,分泌黏液“淹死”病毒的能力大幅下降。而大部分導致感冒的病毒都是通過空氣傳播的,通過打噴嚏、咳嗽等飛沫傳播的病毒便會趁虛而入,更易黏附在寶寶呼吸道內。這樣一來,“寶寶生病怕冷-冷了更容易生病-封閉環境保暖”的慣性思維反而會使細菌、病毒集中在密閉、干燥的室內,為病菌的繁殖創造有利空間,成了典型的“養菌”環境。正在生病或者剛剛好轉的寶寶,和病毒貼身相處,怎么會不再反復?所以說,通風換氣且濕潤的環境才是良好的養病環境,每天多開窗,病毒都吹跑,同時還要注重身體水分的補給。
忽視“養病過程”——病情反復,誘發其他疾病
除了養病環境外,養病過程也是寶寶恢復健康的關鍵環節。在呵護寶寶恢復健康的過程中,如果家長犯了以下錯誤,則很容易誘發其他疾病:
1、反復感染:這是常見的一種情況,比如在寶寶感冒剛剛好轉后,家長就送孩子去了幼兒園或者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場所。上文也說,病菌容易通過空氣傳播,寶寶在人多的地方很容易被其他患者傳染,開始又一次的感冒。
2、治療不徹底:有些家長在寶寶病情稍見好轉后,由于種種原因,自行停止治療,從而造成病情的反復。
此外,家長切勿看到寶寶一有生病的苗頭就開始用藥,90%以上的普通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目前沒有特別有效的抗病毒藥物,不存在“早治療、早痊愈”的說法。如果寶寶存在肺炎支原體等其他病原體感染,早期用藥則能產生縮短病程、避免病情進展的作用。所以,家長還是要觀察寶寶狀態表現,及時就醫,遵從醫囑,用心呵護。
缺乏“身體免疫”——抵抗力差,小病變大病
有的時候,寶寶反復感冒或感冒后經久不愈,還可能預示著其他疾病。尤其是新生兒、有心肺基礎疾病、有免疫缺陷、有哮喘等過敏疾病或者營養狀況不佳等自身免疫力較差的孩子,在發生感冒這樣的小病后,家長若是護理不當,更是容易“小病成大病”。所以,面對有先天疾病的寶寶,家長更應格外警覺,有問題及時送醫治療。但是,如果寶寶是因為后天營養不佳等原因致使免疫力低的情況,那父母就應及時自省,是否帶孩子每日進行身體鍛煉,以及是否每天給寶寶補充對于免疫功能發育非常關鍵的維生素AD。這是因為維生素A被稱為“抗感染維生素”,是上皮細胞合成和分化的重要調節因子,可以維持人體皮膚黏膜、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結構的完整性,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呼吸道和消化道出現角化不全,進而使屏障功能下降,給病菌以可乘之機,使得寶寶更易受到病菌感染,增加患感冒、腹瀉、皮膚干燥、過敏等疾病的風險,并且還特別容易反復且遷延不愈。此外,維生素A還能夠促進抗體生成,而維生素D也能作用于免疫系統,激活免疫系統對抗病菌的T細胞活性,可以說“維生素A+維生素D”為增強寶寶身體抵抗力提供了雙倍動力。
因此,需要家長從出生起每天為寶寶補充1粒維生素AD,媽媽們最熟悉就是伊可新了,并至少堅持補到3歲,以幫助寶寶增強自身抵抗力,抵御各種流感病毒的侵襲,避免反反復復生病,順利、健康的度過“多病之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