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聚氰胺事件和國際金融危機的雙重影響,中國奶業2009年初跌入了低谷,上半年國內消費下降,加之國際市場奶粉價格大幅下降,進口大量增加,對國內奶業造成極大沖擊。在國務院《奶業整頓與振興規劃綱要》等一系列奶業扶持政策的支持下,消費需求快速恢復,以及國際奶粉價格的快速回升,中國奶業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成為全球奶業恢復最快的國家之一。到年底,除了乳制品出口依然不暢外,原料奶生產、乳品加工、消費均恢復良好,超出行業預期。
不過,我國奶業深層次矛盾仍未解決,2010年春節過后,產奶旺季到來,消費進入淡季,國際奶粉價格下跌可能導致奶粉進口量居高不下,因此,區域性倒奶現象仍有可能重現!主要原因有:
1. 我國奶業恢復超出預期,原料奶短缺可能性不大。我國奶業經歷三聚氰胺事件后如此大困難,奶產量僅下降3.6%,而良種牛比例的提高可以大大提高產奶量,今年肯定會迎來新一輪增長。從目前掌握的主產省數據來看,雖然有些省份產量有水分,但業內擔心的原料奶短缺出現的可能性不大。
2. 飼料價格上漲,成本難以下降。在國家對糧食實行保護價收購的背景下,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居高不下,農業部畜牧業司陳偉生巡視員預計今年養殖業成本穩中略增的態勢。在成本難以下降的情況下,一旦原料奶價格下跌,奶農將面臨極大困難。
3. 國際奶粉價格下跌,奶粉進口量可能居高不下。由于國際市場上食品制造商補充庫存完成,恒天然奶粉網上拍賣價已經出現下跌,3月份交貨的全脂奶粉價格下跌了6.8%,四月到六月間交貨的奶粉價格下跌了8.1%,7月至9月間交貨的奶粉價格下跌了5.2%。我國原料奶價格水平已處于國際中上水平,一旦國際奶粉價格低于國內成本價,乳品企業將從國際市場上采購原料,減少收奶量。商務部今年1號預警通報中透露,2010年1月份進口奶粉到貨將超過4萬噸,這樣我國奶粉進口將連續三個月刷新月度進口記錄。國內原料奶生產將面臨更大的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