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以“牧草之王”著稱,不僅產量高,而且草質優良,各種畜禽均喜食。在張先生看來,使用苜蓿等優質飼草為奶牛提供廉價優質粗蛋白來源將越來越成為國內奶業的一種趨勢。因此,投資苜蓿種植應該大有前景。
不過考察一圈下來,他有些氣餒:“現在瞄準這塊的人和企業太多,苜蓿價格已經水漲船高了。”
“其實,現在不光是苜蓿,還有羊草等牧草飼料,價格都在拼命往上漲。不光價格高,而且量少。”上海錦晟奶牛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惠明也告訴記者。究其原因,他答道:“牛多起來了唄!”
被發現的苜蓿
內蒙古黃羊洼草業有限公司正是苜蓿升值的獲益者。
在這家企業擔任市場部經理的暴向東告訴記者,公司是內蒙古最大的苜蓿草生產企業。目前,公司一半的苜蓿草來自自己種植,一半則自農戶手中收購。
在過去幾年中,苜蓿一噸的價格僅為1000元左右,然而到了2009年,這個價格均勢被打破。“從2009年開始,苜蓿價格就躥上去了,一噸漲了400-500元,有的一噸能賣到2000元左右!”
與此同時,苜蓿的銷量也節節上升。黃羊洼草業僅去年一年,銷售了7000多噸的苜蓿,同比增加了50%。主要銷給種植戶以及伊利、蒙牛等企業。
對于苜蓿為何受寵的原因,暴向東認為有兩點。“首先,2008年三鹿事件之后,乳品企業都開始自建牧場,對牧草的需求增加;其次,苜蓿很特別,能夠提高蛋白質等指標,還能提高產奶量。”
這樣的說法得到奶牛飼養者陳惠明的認可。他告訴記者,此前一些地區,特別是散戶,都習慣用玉米秸稈喂牛,價格便宜,但是對牛奶品質并無提升。也正是在這種狀況下,為了達到乳企一些高蛋白的要求,才出現了添加三聚氰胺等惡性事件。
而三聚氰胺事件后,由于國家針對食品安全一系列措施的出臺,運用優質牧草提高牛奶質量已經成為共識。“食用苜蓿草,奶牛的蛋白含量平均能提高0.1個百分點以上;而且,苜蓿能將奶牛產奶高峰期延長一些。”
事實上,2008年后,包括蒙牛、伊利等全國各大乳企,都喊出了優質牧草的口號。據蒙牛宣稱,在蒙牛的生態草原牧場,就種植著從世界各國引進的優質牧草,包括被譽為“牧草之王”的加拿大紫花苜蓿、新西蘭的菊苣草、以色列黑麥草等12國優質牧草,確保奶牛有最全面的營養攝入。
一家大型乳企的內部人士也表示,由于目前苜蓿是奶牛飼養必須有的,“所以我們選擇美國的優質苜蓿來進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