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還不到一個月,就已經接到40多個頭面部外傷的孩子了,幾乎每個都縫了幾十針,太讓人心疼了。
“正所謂‘燈下黑’,這類事故多發生在人們認為最安全的家里。這是許多家長始料不及的。”
寧波市第六醫院用一些血淋淋的事實給廣大家長提個醒:暑假期間一定要加強看護,防止孩子發生意外傷害。
觸目驚心!
暑假以來孩子頭面部外傷多發
7月以來,該院整復外科已經接診40多個頭面部外傷的孩子,其中最小的1歲,最大的9歲,男孩22人,女孩19人。
一歲半男孩東東(化名),走路摔倒,鼻子正好碰上茶幾邊緣,導致鼻翼和鼻小柱橫斷,幾乎等同于鼻子由下往上挨了一刀。在局麻外加兩個家長摁著的情況下接受縫合,軟骨縫了6針,皮下縫了13針,皮膚縫了26針,加起來一共45針。
醫生足足花了2小時。
8歲女孩萌萌(化名)騎平衡車時撞了墻,鼻子和上唇均嚴重受傷,最后鼻子縫了兩層12針,上唇縫了3層40針。
醫生說,待傷口長好,這兩個孩子還要通過多種方式去疤,治療起碼需要6個月,費用約在8000元,然而即使恢復得再好,還是會留下細微痕跡。
9歲小女孩林林(化名)在平地上磕傷,下巴磕出一道6厘米長的裂口,幾乎深可見骨,縫了3層共30針,其中肌肉一層6針,皮下一層6針,皮膚一層18針。
拆線后林林也要涂抹幾個月的抗疤痕藥膏,如果疤痕增生厲害,還要做多次激光治療。
3歲小男孩卓卓(化名)在臺階上玩鬧時碰傷了額頭,造成一道4厘米長的傷口,先是在社區醫院縫了4針止血,次日轉到市六院整復外科重新縫合,縫了3層共28針。
之后也要接受涂抹幾個月的抗疤痕藥膏。
還有兩個10歲的小男孩,兩人相互打鬧時受了傷,一人眶周皮膚裂開一道長4厘米、寬1厘米的口子,肌肉也斷了,可以看到骨頭,縫了4層,其中骨膜一層3針、肌肉一層10針,皮下一層10針,皮膚一層20針。
另一人也是同個位置受傷,傷情相對較輕,但一道1.5厘米的裂傷也縫了3層共12針。
該科副主任醫師胡瑞斌介紹,針對傷口,以往單層的疏松的縫法會造成凹陷的蜈蚣形傷疤,甚至導致面部不對稱,后續修復非常麻煩。
現在縫多層、多針,主要是出于美觀的考慮,“皮下、肌肉、軟骨等用的是可吸收縫線,一般2個月內就會被人體吸收,不需要拆線。但可吸收縫線分解時會產生酸性物質,刺激疤痕增生,所以不適用于表皮的縫合。”
多數意外傷害發生在大家認為安全的家中
讓許多家長始料不及的是,孩子頭面部外傷多發生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家里。
醫護人員就孩子們的受傷原因和場地作了不完全統計,排名列的包括:
· 家里,桌椅磕傷;
· 家里,浴室跌倒;
· 室內,階梯碰撞,尤其是家里小型的爬梯或是雙層床的爬梯和梯柜;
· 戶外或室內,平地摔傷;戶外,體育器材,尤其是小區里年久失修并不穩固的運動器材。
“七八月份正值暑假,天氣又熱,許多孩子大部分時間就待在家里。孩子天性好動,小空間里也會進行各種活動和探索,往往又只有一個老人看著,一不留神就容易發生意外。”該科主治醫師周亞丹表示。
另一個讓人沒想到的情況是,相當一部分頭面部外傷發生在平地上,而不是一些高低不平的地方。
這是因為,孩子在平地活動時更加放得開,然而由于年紀小,他們的身體協調能力較差,危險預判能力較弱,應急處理能力也較弱,然而皮肉卻非常嬌嫩,“骨骼與地面‘硬碰硬’,皮肉被擠壓,于是皮膚破了,肌肉斷了,造成嚴重又駭人的外傷。”該科副主任醫師胡瑞斌表示。
鑒于上述情況,專家提醒,暑假期間廣大家長要加強對孩子的看護和教育,即使是在家中,即使是在平地,也不能放松警惕。
意外發生后家長要克服恐慌心理,快速冷靜下來,然后盡快就醫,進行清創、縫合,如果當地醫療機構不能開展美容縫合,72小時內可重新縫合。
超過72小時的傷口,在傷后一周及時拆線,然后盡早地進行抗疤痕治療,包括藥物外用和激光綜合治療。
如果疤痕對外觀影響較大,家長也要做好心理準備,相應的修復是一場持久戰。
傷口的護理也有學問。原則是防水、透氣、防曬。
“防水大家一般都能做到。但有的家長怕孩子抓撓傷口,也怕細菌侵入傷口,經常用紗布、創可貼把孩子的傷口‘保護’起來,這是不利于傷口恢復的。此外,疤痕在陽光曝曬下容易形成色素沉著,所以防曬很重要,許多家長卻不知道。我們建議,3個月里要加強防曬,兒童可戴帽子防曬,或涂抹兒童專用的防曬霜。”周亞丹說。
至于大家都很介意的海鮮、醬油,則不在禁忌之列,一般來說,孩子之前怎么吃,之后就怎么吃,不要太重口味就是了。
1
暑假安全7條規則
1、預防溺水
溺水事故絕大多數發生在周末和節假日期間,這些時段,一定要承擔起教育和監管孩子的責任,避免悲劇的發生:
禁止孩子私自去野外水域玩水或捉魚蝦等;
不要讓幼兒脫離監護視線單獨在泳池玩水;
未成年人參與水上游樂項目,必須有成年人帶領;
乘坐觀賞船、游船等,務必要穿好救生衣;
如果遇到同伴溺水,告訴孩子要智慧救援,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及手拉手施救,要及時大聲呼救并撥打110。
2、交通安全
暑假里,同學們外出的機會大大增加,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你們的交通安全格外讓人擔心。
童不要在路上嬉戲、打鬧、未滿12周歲不能騎車上路、不要讓孩子坐在副駕駛座上,年幼的孩子要配備安全座椅;
如果是乘坐公交車,一定要在車停穩之后,再上車、下車,以免發生意外事故。
3、居家安全
要在家長的指導下逐步學會使用家用電器。
不要亂動、亂接電線、燈頭、插座等。
家長不在家時,不使用煤氣、液化氣灶具等。
獨自在家不要隨意開門。不法之徒通常會用以下方式誘騙獨自在家的孩子開門,如:“我是你爸爸(或媽媽)的同事,你的家人給你買好吃的了,讓我給你帶回來”;“我是看煤氣表(水表)的”等。
不在陽臺、窗戶邊上堆放雜物或擺放椅子等,以免孩子攀爬,發生墜落事故;
4、飲食安全
暑假天熱,少吃辛辣、油炸食品,不吃或少吃零食和甜食等;
要多讓孩子吃新鮮的瓜果蔬菜等,生吃瓜果時,要注意洗干凈后才可食用;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后勤洗手。不暴飲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5、外出旅行安全
多關注天氣,合理安排出行,親子游強度要適宜;
防走失、防拐:帶孩子去公園、廣場、旅游景點等人群擁擠的地方,要看好孩子,以防走失或被拐;
不在設有危險標志處停留,不在禁拍處拍照、攝影。
6、上網安全
上網時不把個人和家庭信息告訴他人。
聊天交友要謹慎,不與網友見面。
上網要有節制,合理安排好時間;文明健康上網,不胡亂充值。
7、心理安全
暑假是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最佳時期,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
遇到問題時,要培養孩子自己解決的能力,同時教會孩子向他人尋求幫助。
教孩子學會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在暑假合理安排作息,勞逸結合,開心過好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