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保姆”可能會引起孩子焦慮
很多家長忙于工作,把玩具作為父母關愛的替代品,這是個很大的誤區。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金星明教授指出,有的父母因為和孩子的接觸比較少,一旦有點時間接觸,往往給孩子購買大量的玩具等物品。“我們的成人往往會買個玩具,丟給孩子。事實上,有些玩具是可以玩出花樣的,是可以作為與兒童之間相互溝通的橋梁。在國外,很多家長便把玩具作為一個重要的溝通手段。”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溝通技能不好,語言發展遲緩醫生發現,孩子是看電視、用電腦太多了。專家認為,家長應該把孩子使用電腦與看電視的時間限制在一小時之內。“我們要警惕用電視代替保姆,現在一些孩子很多時間都被看電視所占據。媒介,特別是電視影響了我們家庭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電視中的一些暴力和恐怖鏡頭已經造成了孩子的抽動癥或者其他的焦慮癥狀。”相關專家表示。
6個月左右是學習語言能力的關鍵期
面對孩子出現的越來越多的情感危機,父母卻越來越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我的孩子到底聰明不聰明?”嬰幼兒專家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父母對孩子智力、學習的關注,卻很少有父母關注孩子情緒。
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沈月華教授表示,很多家長比較注重孩子的文化學習,但是恰恰疏忽了兒童情緒的發展。其實,很多問題早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經有所表露。孩子通過與父母及身邊人的接觸及交流,逐步形成自己的情感意識和認知,這種情感“定勢”將影響其長大后整個生活。“健全的人格及良好性格的塑造應該從嬰兒期就開始著手干預并給予正確指導。年輕的父母從嬰幼兒時期就要注重對孩子情感認知與培養。”
馨哈國際早教中心負責人王良鳳表示,在對孩子的情感教育過程中,相關人員還需要同時注意孩子情感培養過程中的關鍵期,如6個月左右是學習語言能力的關鍵期,一旦錯過,將會對孩子發育造成障礙,同時對其情感和心理因素也會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另外,嬰幼兒情感培養應該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比如現在很多家庭的孩子直至五六歲還由父母喂食,應該為其創造獨立進食的條件,不斷對其鼓勵,這樣,就能在孩子進餐過程中慢慢培養其自信心、自主能力及忍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