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困惑哪些玩具才安全?
退貨的玩具還能賣?
“前不久我在超市給我家寶寶買了一個毛絨玩具,選購的時候特別留意了毛絨玩具說明上的文字:適用于2歲以上兒童。但是沒想到買回去沒兩天,寶寶手里的毛絨玩具上突然少了點東西,我仔細一看原來毛絨玩具小熊貓的塑料鼻子沒了,嚇得我趕緊到處找。臥室里翻了個遍,總算在小床的縫隙里找到了那個塑料小零件。當時想想就后怕,那個小零件比指甲蓋還小,要真是被孩子吞下去,會有窒息的危險。”說到這,魏先生還有些后怕,后來找到消協,在消協的調解下商家給做了退貨處理。但是讓魏先生想不通的是,這款毛絨玩具依然還在超市的柜臺上銷售,絲毫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魏先生說,自從孩子出生,已經多次遇到這種情況了,每次發現玩具有問題,廠家最多就是給更換或退貨,可玩具照賣不誤。“我現在都不知道該給孩子買什么玩具才是安全的。”
玩具維權怎么取證?
“而且在跟商家交涉的時候,常常遭遇取證難的情況。有時候商家拿著掉下來的小零件對我說,你怎么能夠證明這零件是孩子給摳下來的,不是大人故意揪下來的。”魏先生無奈地說,孩子玩耍的時候大人不可能還要拿個錄像機整天跟著取證吧。有的時候面對這樣的商家,也只能忍氣吞聲了。
國內玩具何時召回?
對于魏先生的困惑,初為人父的張先生更加迷茫。“在新聞中常看到中國產的玩具被歐盟、美國召回,但卻從來沒看到過在國內被召回。開始覺得國外玩具召回離我們很遠,后來想想,這些企業不也同樣在國內銷售玩具嗎?而且出口玩具質量應該過硬才對。連出口的玩具都屢被召回,國內銷售的玩具質量就可想而知了。面對超市、商場琳瑯滿目的兒童玩具,我真的不知道給孩子買哪個玩具才是安全可靠的。國外被曝光的問題玩具什么時候也能在國內被召回?”
廠商的自信不用擔心“國內召回”
對此,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玩具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現在企業最擔心的就是接到國外的召回指令,只要一接到召回指令,這單生意肯定會虧損,但是有些不法商家卻把在國外召回的玩具轉銷到國內,不過就是簡單的更改一下產品標簽和標志。“因為國內缺乏缺陷玩具判定標準,因此這些玩具只要產品質量合格,在國內市場銷售不存在任何違法的問題。即使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后發現有安全隱患,通常也是給消費者更換、退貨了事。所以,原來很多做外貿的玩具企業面對日益嚴格的國外市場,在收縮外貿市場,擴大國內市場,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國內玩具門檻低,根本就不用擔心召回問題。”
管理的空白國家并無“專門受理”
從2004年10月1日《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到去年年底,國家質檢總局已先后受理近60家國內外汽車制造商的212次主動召回,召回車輛321萬余輛。同時,據質檢總局數據顯示,從2007年《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實施到去年年底,質檢總局共組織實施了6起兒童玩具召回。與此同時,僅2009年前11個月,歐盟就發布玩具召回通告455起,其中涉及中國產兒童玩具398起。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不可否認歐盟的召回通告中有部分召回屬于貿易壁壘,但從統計的類型可以看出更多的召回是因為產自中國的玩具確實存在安全隱患,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對兒童造成傷害。但是因為國內兒童玩具召回缺乏判定標準,如何判定兒童玩具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是否應該召回并沒有詳細的標準。而且目前國家質檢總局并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受理兒童玩具缺陷舉報,汽車缺陷召回還有一個專門的網站和聯系電話,但兒童玩具召回只是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召回中心的工作之一,聯系電話也沒有專線,因此缺陷產品的反饋渠道長期不暢通,公眾長期無法了解兒童玩具缺陷信息,導致目前國內兒童玩具召回基本無門。但是國內兒童玩具的安全隱患并不會好于出口產品,兒童玩具安全性不容樂觀。
罰則的缺失最高罰款僅為3萬
本市凌宇律師事務所律師孫子文表示,國內兒童玩具即使存在安全隱患但也難以召回是因為有制度上的缺陷。
第一、雖然國家質檢總局2007年出臺了《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但缺陷產品召回中心主要是被動的收集信息,要求生產企業提供缺陷信息雖然從道理上成立,但是從常理上卻行不通,而且對企業不提供缺陷信息并沒有罰則。召回中心被動收集的只能是消費者的信息,但是因為缺乏宣傳引導,消費者想舉報缺陷卻苦于無門。第二,罰則過低,最高罰款僅為3萬元,企業違規成本太低。其中《兒童玩具召回管理規定》規定兒童玩具存在缺陷,生產者應當主動召回,如果不主動召回,則會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將處以3萬元以下罰款。也就是說,如果企業判斷召回的損失大于3萬元的話,企業寧肯被罰款3萬元,也不會去主動實施召回,因為違規的成本太低了。這也是召回制度的缺陷之一。
消費者日常消費時發現問題玩具怎么辦?孫子文律師表示消費者有權要求經銷商賠償由于兒童玩具存在安全隱患而導致的經濟損失。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