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富士康加薪”成為了各大媒體頭版的主角。繼6月1日富士康宣布把中國工廠的全體工人薪金提高三成后,在6日,富士康再次宣布加薪,將深圳各廠區經考核合格的作業員及線組長的標準薪資自10月1日起調升至2000元/月,加薪幅度高達66%。如此大幅度的加薪也引發了珠三角地帶各大代工工廠的加薪風波。而珠三角地區是我國玩具代工企業的最大聚集區,玩具代工企業在這一加薪風潮中勢必受拖累。
加薪令勞動密集型產業成本急速上升
富士康的大幅加薪行動引得珠三角地區眾多代工企業一片嘩然。對于玩具代工企業來說,這無疑更將是一場災難。玩具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一直以來,我國的玩具代工企業都把人力成本低廉作為最大的競爭優勢,可以說玩具代工企業 “賺的就是人力成本差”,一旦為員工加薪幅度增大,就意味著我國玩具代工企業長期引以為傲的低廉價格競爭優勢將在瞬間土崩瓦解,企業成本將被無限度的放大,而利潤空間將急速縮小。加薪成為我國玩具企業不能承受之重。
而除去富士康加薪造成的連鎖反應之外,今年內出現的“用工荒”現象也是逼迫我國玩具不斷提高基層員工工資水平的一個原因。早在今年的3月17日,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就已經宣布了2010年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方案,新的標準將最低工資水平平均提高了21.1%。而做為我國玩具代工企業聚集的東莞和汕頭地區,分別執行了920元/月和810元/月的最低工資水平,增幅分別為19.5%和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