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威 ,ofo創始人兼CEO,90后,畢業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14年與4名合伙人創立ofo共享單車,提出了“以共享經濟+智能硬件,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問題”的理念,創立了國內首家以平臺共享方式運營校園自行車業務的新型互聯網科技公司,但戴威最近有點煩。
大學期間創立ofo畢業即身價50億
ofo成立于2014年,創立于戴威研究生期間,戴威多次公開表示,在青海省大通縣東峽鎮支教的經歷是他后面成立ofo源動力。那時的他每個周末都要騎著一輛山地車往返于縣城和小鎮之間,被騎行的魅力所折服,自此愛上了騎行。
回到北京之后,戴威開始和同樣的重度騎行愛好者一起開展了他們的“自行車事業”。團隊最初做騎行旅游,拿了100萬天使投資,但創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特別是創業初期,他們很快就發現騎行“太燒錢”了,到2015年5月的時候100萬就只剩下400元,第一次創業以失敗告終。熬過了2015年ofo的負債前行。艱難度日,2016年共享單車的風口驟起,ofo也成為風口里的一頭豬,特別是2016年開始發展速度就像“開掛”一樣。

2016年
1月,A 輪,融資1000 萬元人民幣!
8月,A+輪,1100萬元人民幣!
9月,B輪,1200萬美元!
9月,B+輪,數千萬美元!
10月,C輪,1.3億美元!
2017年
3月,D輪,股權融資+債權融資4.5億美元!
4月,螞蟻金服戰略合作。
雖然融資不斷,但最近戴威的ofo問題有點多!公司股權可能被投資公司架空。
有一個問題,可能我們都忽略了——那就是創始人的資歷問題。戴威作為一個90后,雖然經歷了很多大風大浪,但商業市場不同于學校,商戰如戰場,戴威雖有大將之才,但目前是否對ofo有絕對的把控力?
眾所周知,ofo經常有一些投資人出來代替ofo官方喊話,三番兩次在媒體面前爆料ofo的損毀率高達三分之二、機械鎖漏洞是為營銷宣傳服務都是出自投資人之口,在ofo最難以面向公眾解釋的地方,偏偏早起投資人大肆宣傳,還不是一次兩次,ofo官方沒法約束投資人嗎?

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在投資公司多如牛毛、優質項目稀缺的時代,投資公司也要做品牌營銷,投資人利用所投項目炒作投資機構的案例近幾年已經不少,發表的言論往往被冠以“XX公司投資人說”,而且往往出現在90后創業公司身上。
投資人三番兩次暴露ofo的核心資料或夸下海口是否是給ofo官方添亂?希望ofo在對外宣傳上可以保持一致性,這樣更有利于公司的品牌形象維護和宣傳。
隨著ofo接入滴滴APP,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滴滴系投資人占比越來越大,戴威等創始團隊恐被架空,失去ofo的控制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