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此次被召回的“好朋友”兒童手鏈為金屬材質、銀色、有心形墜飾、3條/套。該手鏈自2009年2月~2010年1月在全美的Claire‘s店銷售,單價為12美元/套。CPSC確認生產問題飾品的是一家英文名稱為DaeYeonIndustriesCorp的公司。
據報道,CPSC發言人沃夫森表示,該委員會正在美國十大港口擴大檢查進口兒童玩具珠寶。
美國議會日前已提出“兒童有毒金屬法案”的法案,禁止在兒童珠寶飾品中使用銻、鋇以及鎘。該法案現已兩次宣讀并呈送商業、科學和運輸委員會進行討論。一旦法案獲得通過,將從制定之日起生效,并適用于此日期90天后制造的所有相關兒童首飾。按照美國現行標準,兒童飾品中元素銻的最大限量為60毫克/公斤,鋇為1000毫克/公斤,鎘為75毫克/公斤。但新法案將銻、鋇、鎘的含量從“有”降至“無”,標準嚴苛。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上月,廣東省中山、惠州等地檢驗檢疫局已分別向轄區相關企業發出公告,提醒各生產出口兒童飾品的企業改進生產工藝,規避外貿風險。記者向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和多家飾品類企業了解,他們均表示對“好朋友”是哪家企業的產品尚不知情。浙江商務廳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浙江目前還沒有發生此類“被召回”事件。
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貿易研究部主任梁艷芬研究員對本報記者表示,從保護兒童角度講,美國相關機構對進口產品進行檢查、排查也是合理的。目前來看,事件并未發酵,美國方面并未大規模限制中國此類產品進口。
對此,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副會長劉寶榮認為,“如果確是為了保護兒童安全,美國制訂相關法規,全球廠商都應該遵守。”但她分析,此舉也可能與美國的出口戰略有關,中國玩具在世界玩具市場占有很大份額,美國近年來不斷推出各種新標準,對中國玩具出口造成一定影響。
梁艷芬建議相關外貿企業要從觀念和行動上重視此類問題,積極應對,變被動為主動,對產品的設計、制作等環節進行抽檢,使產品合乎國內外質量安全標準。劉寶榮也認為,“根本還是要改變外貿增長方式,提升產品質量與出口標準。”
專業玩具檢測機構廣州威凱檢測技術研究院的錢婉寧告訴記者,美國玩具方面的檢測標準相較國內更為嚴格,國內對于兒童珠寶玩具中的鉛、鎘等金屬含量也有相關標準,從目前的檢測來看,國內市場違規情況“比較少”。
